返回

国家指南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GDS 获得国家级专家组93.48的优秀评分


2019年9月1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楼8层会议室,召开了“国家指南人工智能慢病管理GDS”专家评审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主持会议,世界及中国高血压联盟前主席王力生教授担任本次评审专家组组长。



非传染性慢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的问题,如何为四亿慢病人群,提供高效、均质化的综合防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早在2007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创始人匡培根教授倡议成立了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心脑血管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并亲自带领团队开始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指南的信息化、人工智能转化研究。


2014年,北京爱亿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对相关技术进行产品化研发和市场化运作,GDS系统逐渐成为以指南为依据,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工具和平台,并支持医联体/医共体环境下专科与全科的协同,在全国20多个城市,200多家医疗机构,为135万患者提供慢病防治管理服务。GDS也成为国家卫健委颁布的《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南》(试行)中智能慢病管理的主要部分。


全国20个城市200家医疗机构使用GDS管理135万患者


为了将心脑血管相关疾病防治管理在基层更好地落地推广,组织相关国家级专家,对GDS系统的指南符合度进行了评议。


专家组组长:

刘力生,世界及中国高血压联盟前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前心内科主任。


专家组成员:

王增武,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

于生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国际头痛学会(IHS)理事、国际头痛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吉训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田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前主任,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会长。

傅汉箐,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顾湲,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系前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前副会长。

吴浩,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系教授,北京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评审会上,爱亿生首席科学家张明群教授,向专家组汇报了GDS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构成和产品形态,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慢病医疗生态iMEQ指数。


北京爱亿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张明群教授对核心技术进行介绍


爱亿生CEO金欣,汇报了在社区、医联体/医共体和城市范围,爱亿生GDS解决方案如何支持基层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科与全科在分级诊疗环境下的协同,特别是如何将医保、商保和医药引入,建立全方位大人群慢病医疗生态的典型应用案例。


北京爱亿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CEO金欣对系统应用进行汇报


专家们认真听取了爱亿生汇报,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对GDS系统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和评分,肯定了爱亿生在慢病管理领域取得的成绩,也对GDS的提升和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并一致通过下述评审意见:


国家指南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系统GDS的指南符合度最终综合评分为 93.48 分(满分100分)。

各科室分类综合评分:

神 经 科: 97.93分     心血管科:98.35

内分泌科: 85.28分     全科医学科:92.33

国家制定临床医学指南的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和临床实践,让医生治病有章可循,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恰当的治疗。GDS作为慢病防治指南实施的辅助系统,在指南的符合度方面,符合临床实用的要求,是让指南落地临床实践和实施大人群慢病管理的成熟、先进、有效的工具和平台。


项目评审会专家组与爱亿生团队合影